欢迎来到拼阀网! 首页
注册
|
登录
泵阀企业突破重围 强化供给侧"泵"出新动能
时间:2022-06-27  
温州网讯作为温州市主要传统制造支柱产业,泵阀行业已经连续多年产值保持20%左右的增长速度,发展势头强劲。尽管如此,面对疫情带来的经济向下压力,大企业引领不强、产业低小散、要素支撑不够完善等弊端进一步放大,泵阀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众多企业家认为当前要加速从制造到智造问题解决商转型升级,重塑泵阀产业新优势,已成为泵阀行业一项紧迫的发展命题。
服务加持,从制造商到问题解决商

以几十年积累的制造优势为依托,以“产品+服务”,我市不少泵阀企业加速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加速转型,并不断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浙江金龙自控设备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油田、化工等行业用水环保处理成套装备、油田钻注采计量等集成装置、阀门、仪表仪器的设计开发和生产制造,主导产品油田钻注采计量装置、油田水处理等总集成总承包成套装备销售额稳居国内第一,是中石油、中石化一级供应商。

这几年该公司订单稳步提升,无不得益于从主要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在“产品+服务”经营模式中不断创新供给形式,形成制造与服务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最初,“金龙自控”以销售阀门为主要核心业务,在发展过程中,公司高层发现客户需求日新月异,各大油田对于油田设备的需求趋于多元化,单一的阀门供给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企业通过技术引进、自主开发等方式研发油田计量装置、油田水处理设备等油田智能装备,逐步将服务业务从单一提供产品转变为包含提供油田装备、阀门、仪器仪表等产品,并涵盖自动化控制系统软件、部件、服务等“一条龙”服务,成功转型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型油气采输装备制造企业。今年成功跻身全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行列。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攀升,制造业向服务化转型成为新风向。以金龙自控为代表的服务型制造模式,正成为我市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在去年全省服务型制造示范名单中,全市23家企业被评为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入选数居全省第一,泵阀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愈发明晰。市泵阀行业协会负责人认为,由制造环节向微笑曲线两端服务环节延伸,不仅可以发挥制造企业本身优势,而且可以巩固原有的产品市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借智突围攻关“卡脖子”技术
面对疫情冲击,我市不少泵阀企业依靠产品的差异化和高端化,围绕国家重大技术装备配套,瞄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目标,在特种材料、高参数、智能控制、成套装备集成等产业链关键共性环节进行技术攻关,掌握核心技术,走出一条破冰之路。
去年初,在中石化2021年度集中采购招标会上,我市的超达、伯特利、保一、立信等12家企业收获满满,一举拿下中石化10多亿元产值的订单。部分泵阀企业敲开军工、核电、环保和超临界火电机组等领域的大门。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对于这一论断,作为国家仪器仪表执行器协会理事单位的贝尔公司深有感触。
正是专注自主研发、坚持创新驱动,贝尔公司才能从一家小作坊成长为一家颇有名气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单做阀门设备发展到如今自主创新开发电气动高性能系列调节阀、高性能系列蝶阀、智能定位器、智能电液执行器,是目前国内少数几家能在品质上与国外产品竞争的阀门制造企业之一。
创新离不开政策引导。近几年我市出台各类扶持政策,积极引导泵阀行业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强化规模以上企业智能化技术诊断全覆盖,在泵阀行业开展产业大脑建设,并加快建设“未来工厂”,开展智能制造试点,打造一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去年,我市启动泵阀产业“卡脖子”技术攻坚5项,实施泵阀产业技改项目100项以上,新增工业机器人应用B0O台以上,打造数字化车间3个,在泵阀产业链上初步形成若干个从设计研发到产品服务的闭环试点。

未来五年,泵阀行业将以节能环保、智能控制、高精尖为主攻方向,加快形成龙头引领、配套完整、开放合作的提升模式,构建以永嘉为重点,龙湾、瑞安、浙南产业集聚区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建设全国重要泵阀产业基地。加快发展适用于高温、高压、高磨损等特种作业环境的工艺流程关键单元泵阀设备及相关配套产品。到2025年,我市泵阀行业产值有望突破900亿元。

拼阀网编辑:小jin
浙江天予科技有限公司(拼阀网)
地址:温州市龙湾区万达广场1号写字楼1223-1224室
电话:0577-89881156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愿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中油测井建成国内首条测井装备智能化加工生产线
在中油测井西安产业化工房内笔者看到,随着生产调度员按下发送生产订单的回车键,程序自动分析,智能分配合适的加工原料并定位,生产指令直达测井装备智能化加工线,机械臂轻松灵活地从原料库中夹起长达2.3米、直径130毫米、重达200千克的测井仪器重型部件原料并送入数控加工设备。经过2个小时的整体削切、内腔铣磨,一件精度控制在0.05微米的整装岩性密度仪器下外壳体下线并被自动送回库位。
2022-05-28 15:42:52
96
头条新闻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六届会员大会第五次会议
坚定不移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共同做好我国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
2023-02-13 15:19:51
173
头条新闻
大船集团:LNG运输船订单再签2艘
9月13日中国船舶大连造船联合中船贸易成功承接中远海运能源2艘17.5万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新造项目上海中远海运LNG公司总经理、中远海运能源LNG事业部副总经理林楠,大连造船领导杨志忠、韩东望、何旭参加签约仪式,各方代表共同签署船舶建造合同。
2024-09-15 10:19:24
294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