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州经济开发区,山东菲特自控阀门制造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厂房里,机器轰鸣声与研发人员的讨论声交织,一台台即将发往中石化、中石油炼化基地的高端自控阀门,正从这里走向全国。这家看似低调的中小企业,凭借过硬技术成为行业“及时雨”,而背后掌舵人王永涛,始终带着对家乡的深厚情谊,用产业扎根书写着“致富不忘桑梓”的企业家担当。近日,笔者对话王总,听他讲述技术突围之路与那份萦绕心头的青州情结。
情系桑梓:放弃外地建厂,携技术扎根青州
“若不是家乡的召唤,菲特或许就落址胶南了。”聊起与青州的渊源,王总显得有些激动。2003年,他在青岛的业务已小有规模,本计划在胶南筹建新厂,区位与产业配套都已敲定。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青州招商团队工作的朋友打来电话:“家乡想发展制造业,你能不能回来看看?”王总回忆,抱着“帮家乡凑个人气”的想法,他从深圳赶回青州,没想到这次返乡彻底改变了企业的落脚点。彼时的青州,正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干部带着他看地块、讲政策,“土地价格实在,手续办理顺畅,更重要的是,这里是我的家乡,乡音乡情让人踏实。”
“从0到1”的突破:把国外技术改造成“中国方案”
“做企业不能跟着别人跑,得找自己的赛道。”谈及菲特的第一个“爆款”产品——四连杆偏心蝶阀,王总打开了话匣子。彼时,国内硫磺尾气处理行业正被一个难题困住:普通阀门要么开关不顺畅,要么密封性能差,动辄就得停产维修,行业内没人能拿出完美解决方案。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总团队发现国外公司有一种四连杆偏心蝶阀结构,或许能解决这个问题。“但直接照搬肯定不行,国外的工况和咱们国内不一样,得改!”王总带着研发团队一头扎进实验室,光是调整密封面的角度,就做了上百次实验。那段时间,车间里的灯常常亮到后半夜,技术人员拿着卡尺反复测量,工人师傅跟着调整生产工艺,终于把这款阀门的密封性能和开关灵活性做到了平衡。
当第一台改进后的四连杆偏心蝶阀在弘润石化安装调试时,王总守在现场整整三天。“按下电钮的那一刻,我比谁都紧张。”直到阀门平稳打开、关闭,现场的工程师拍着他的肩膀说“问题解决了”,王总悬着的心才落了地。如今,这款产品不仅让菲特拿下了“潍坊市隐形冠军”称号,更成了全国硫磺尾气处理装置的“标配”——年产10w吨以上的新建硫磺装置,用的全是菲特的阀门。“不是我们厉害,是我们把客户的‘痛点’当成了自己的‘考点’。”王总笑着说。
“与老外掰手腕”:180万的阀门,打破他国垄断
在菲特的样品间里,一台通体银白的阀门格外显眼——这是他们为俄罗斯金矿研发的特殊阀门,单台售价180万。这款阀门的诞生,不仅打破了他国的垄断,更让王总坚定了“技术报国、产业兴乡”的信念。
当第二批阀门在俄罗斯金矿稳定运行四个多月后,代理商特意发来视频:“你们的产品比其他国家的耐用,以后我们只跟你合作!”如今,这款阀门不仅打开了俄罗斯市场,还让菲特摸到了高端特种阀门的“门槛”。“在家乡的土地上做出能跟老外掰手腕的产品,让全世界看到青州制造业的实力,这是我回乡建厂时就有的心愿。”王总说。
未来展望:深耕细分领域,为家乡制造业添动能
在王总看来,未来制造业的机会,藏在“细分领域的深水区”里。“石化、煤化工行业在往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对阀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耐高温、耐高压、更精准的控制,这些都是中小企业的机会。”他举例说:“菲特正在研发的“多晶硅专用阀门”,就瞄准了新能源产业链,以前全靠进口,现在我们的样品已通过检测,很快能替代进口,以后提起高端阀门,大家会想到青州的菲特。”
对于国家“国产化替代”政策,王总认为这是中小企业的“东风”:“但借风要靠真本事。之前给大型乙烯项目供货,设计院一开始担心我们的产品,我们就送专业机构检测,拿数据说话,小批量试用后用效果说服了他们。”现在国内新建大型乙烯项目,近三年有一半用的是菲特阀门,“我们不仅要让青州制造走出山东,更要让家乡的技术实力在全国行业里站稳脚。”
初心:让员工“有奔头”,比“做大规模”更重要
对于未来,王总没有定下“几年做到多少亿”的目标,反而很“佛系”:“当年回来建厂,就是想为家乡做点事。现在企业发展了,更要带着这份责任走下去。明年交税能比今年多一点,员工工资能涨一点,再研发出1-2个新产品,把高端阀门做得更精,让青州制造在全国有更多话语权,也为家乡的制造业发展多添一份力就够了。”他指着窗外正在运转的新项目厂房说:“那个4000万的新厂投产后,能多招50个工人,让更多人有稳定的工作,比什么都强。”
拼阀网编辑:小林
浙江天予科技有限公司(拼阀网)
地址:温州市龙湾区万达广场1号写字楼1223-1224室
电话:0577-89881156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愿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